20世纪50年代之前,加拿大劳动教育的显著特征是与农业合作,与农场紧密合作,并出现了农业学校,劳动教育直接服务于生产和经济发展。在加拿大进入工业时代之前,这种方式的劳动教育就成为国家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完整的劳动职业培训制度,为手艺行会发展和工匠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加拿大劳动教育在公立学校系统中普遍开设,但是主要针对那些先天不足、无法接受中学教育的学生。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区学院”被引进加拿大,旨在培养技术和职业专门人才。20世纪60年代,受到经济改革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新的问题,比如新技术应用速度过慢,以企业为基础的培训工作水平较低,导致整个工业发展速度缓慢,与同等国家相比在出口市场上失去了市场份额等。
为改变这一困境,加拿大劳动就业市场趋向于更有效、更普遍的劳动教育与培训的理念,期望将劳动教育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手段。这些理念主导了劳动教育的实施。这一时期的加拿大政府计划培养更多的蓝领工人,加拿大各省以各种形式通过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资助中学后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重点在学术和非学术两个方面。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劳动力市场对学校教育中学术教育和非学术职业教育的分离反应强烈,经济压力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倒逼学校必须关心学生毕业以后的职业需要。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各省加强中学职业准备计划、工作实践与合作计划,以及高中与学徒计划之间的联系。80年代初期,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培训政策进行审查,发现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料严重缺乏,政府计划并未对地区性需求作出精准反应,而是过于强调高等院校的培训。
因此,1982年加拿大颁布《国民培训法》。该法明确对短缺技能直接提供培训资助,规定基本技能培训必须与技术培训课程密切衔接,培训资助计划从一年制延长到两年制等。1985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拟定全联邦教育战略,重点面向贫困阶层,包括土著居民、妇女、农村居民以及生理、心理残疾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加拿大政府通过新的劳动力培养战略,使私营部门在联邦资助的培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更加重视劳动力调整,以及向贫困阶层、社会救济领取者和失业保险领取者提供培训。此外,加拿大政府还资助商业、工业和劳工等部门性委员会,以研究各方需求,提出课程设置规划、制定标准以及在全国推广以行业为基础的培训。
加拿大政府认为,他们在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具体工作中的困难。劳动教育花费大,一般比在校内安排课程花费时间多,学校为了实施一项教育计划,需要经常变更学生课表,隔日、隔周或把更大段的时间花在市场和社区学院。由于商业活动的周期性,常导致雇主减少对合作教育项目的参与,学校很难同他们保持持久的合作。其次是认识方面的问题。早期加拿大的劳动教育被认为是专门为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准备的。一些教育家不愿承认劳动教育的新功用,认为这仍然是智育的继续。
因此,需要使学生认识到,面向就业的教育或课程对于所有学生都是有益的。加拿大中等教育阶段的合作教育虽然时间还不长,深度还不够,但人们普遍承认,接受合作教育的学生获取了劳动实践知识,变得成熟。年轻人对劳动明显地尊重了。学生转变了把书本学习同实践劳动分离的态度,虽然这种转变是逐步的。这在当时对制定职业技术教育计划的教育家来说是困难的,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吸引了公众、政府和学生的注意力来改善教育同劳动世界的相互联系,也使二者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健康。
近年来,诸多“劳动研究”专家频频发声,认为加拿大的高中毕业生并没有掌握多少关于劳动历史或劳动者权利的知识,导致这些毕业生到了大学阶段,对工会知识和工人权利等知之甚少。因此,安大略省的高中在职业研究和社会研究课程中渗透了有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规则以及工会的相关教育内容。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专家们又提出要将金融素养与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凸显出来,增强有关工人权利、劳动历史与劳动关系的教育内容,在公民、历史和社会科学的课程中进行渗透融合。加拿大政策选择中心教育主任艾丽卡·谢克(Erika Shaker)认为,一个好的课程,应当突出劳动对加拿大历史的贡献,强调工人为争取工人权利与安全的工作环境斗争的历史。
从加拿大劳动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来看,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是培养理念未完全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所强调的应是人的劳动素养培养,特别是对劳动活动的热爱,这一点未能得到充分的展现。现阶段,针对专家们所提出的金融素养培养意识缺乏、劳动者对自身权利与斗争历史的了解不充分,也仅仅是强调劳动的个人价值实现与保护,未能上升到劳动为当前幸福生活的贡献这个意义上来。在追求教育公平的理念上,加拿大的劳动教育仅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全纳”教育理念,并没有对劳动与职业地位的平等问题给予重视和研究。在社会普遍关心的学校学习与职业选择问题上,过分关注眼前利益与矛盾,而失去对教育根本目的——育人目标的反思,从根本上未能体现职业的平等以及劳动创造价值的根本理念。
其次,是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局限性。加拿大在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同时,劳动教育的内容、场所、方式和培养模式等均与职业训练和培训相结合,形成了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直接联动的培养目标,职业、就业市场成为了劳动教育的培养方向与目标的唯一评判标准。很多政府人士和教育家都提出批判,劳动教育不能使青年学生只接受一种过分狭隘的职业课程,仅为了使学生谋得一份职业和生计而把他们引向某种固定职业的死胡同,这无益于社会,也不利于青年人的发展,更不利于他们适应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狭隘的劳动教育理念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的局限,这一趋势必将使得职业或就业市场出现不均衡的状态,使一些艰苦、待遇不高的行业缺乏足够的劳动者投入,特别是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泾渭分明,呈现出高低贵贱之分。
中国教育快报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0 www.eduy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