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舆情 >

厦门2019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24 20:27 作者:王磊 来源: 厦门日报

  今天,2019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举行。

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利用机器讲解员讲解教育大数据。厦门日报记者林铭鸿摄

  每年一度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除了回顾旧的一年工作,还要介绍新的一年工作。2020年,教育信息化将使得厦门教育再出发——“i教育综合服务平台”(简称“i教育”)今日起正式投入使用。

  简而言之,“i教育”就是把所有和教育有关数据都集中在一起。今后,从“i教育”入口进入,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管理者可以完成诸如报名、查询信息等与教育有关的事。

  市教育局表示,这是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再出发,可能会改变你我的生活。

  今天,我们为您介绍“i教育”这个厦门教育“超级大脑”能做些什么事。

  破解信息孤岛状况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表面上看,“i教育”就是厦门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五楼的那些大数据显示屏,但是,厦门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主任戴鹭坚说,其实你看不到背后的纵横交错。

  他说,过去,教育部门只拥有学生、教师的数据,现在,“i教育”打通了教育部门和市卫健委、市残联、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图书馆、市公交公司等所有和教育或孩子有关部门的数据库,可以到人家“家里”调取和孩子有关的数据,譬如说,积分入学,可以从市人社局调取到孩子父母社保信息,从市公安局调取到父母的居住信息,当然,为了保护隐私,这些都必须获得授权。

  戴鹭坚形容说,过去,各个部门都在自己的“信息岛”上,“i教育”相当于把“孤岛”连起来。

  当然,这一教育大数据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市教育局信息化处处长纪华强打了个比方,过去几年,厦门一直在建“教育大数据高速公路”上的各种设施,“i教育”正式投入运行,意味着“数据高速公路”通车了。

  市教育局局长郭献文说,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是厦门教育信息化2.0的一个主要标志。

  正在逐步升级完善

  加入更多教育事项

  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珍说,随着“i教育”的投用和改进升级,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事,学生家长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

  现在,每位家长的手机都装了好几个软件:有的是用来查孩子学校平时考试成绩的,但它查不了期末市质检成绩和分析报告,市质检属于“另一山头”;现在也可以查孩子体检报告,不过,你还得另外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然后注册……

  戴鹭坚说,“i教育”奋斗的目标是: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综合档案,把现在各自“山头”的教育资源都整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家长只要记住一个账号和密码就够了。

  它能为学生家长做什么?

  报名缴费

  今后,积分入学报名、户籍人口幼儿园报名、小学报名、小升初报名、中考报名等,都可以从“i教育”进入。

  此外,课后延时服务报名也可以通过“i教育”进入,实现学生家长在线申请、自动统计、自动编班、离校告知等智能化管理功能。

  今后,学费缴纳,或是课后延时服务缴费,也可以通过“i教育”办理。

  成绩解读

  教育大数据还可以针对学生学习发挥神功。

  此前,厦门市教科院已经建成“厦门市教学质量动态监测系统”——它发布成绩的同时,也会提交给每个人一份学科评价报告,譬如说:这道题有多少人做对,多少人做错了,你的水平处在哪里,不仅如此,对于一些难点,市教科院还会制作讲解微视频,帮助学生理解。

  看资料

  可以这么说,厦门有一所编外学校——厦门数字学校。假如一位学生上了化学课后,还迷迷糊糊,他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登陆厦门数字学校,寻找有关催化剂知识点的微课,通过反复观看来理解知识。老师们已经把一些知识点录成5分钟左右的微课,上传到数字学校。目前厦门数字学校有几万节微课,来自于125所学校老师的贡献。

  很快的,学生们也可以通过“i教育”入口找到这些应用。

  不仅如此,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说,“i教育”还会同步提供教育教学资源总容量16T,涵盖中小学12个年级、35个全学科,300余个版本,周更新8000条,与教学流程及教学目标完全同步的体系化、碎片化资源。“i教育”还计划主动推送个性化的信息,例如市质检信息,学生不用一遍又一遍登录查询。

  高中选课

  “i教育”已经为新高考做好准备。

  上学期末,福建首届新高考的高一学生已经开始选课。

  新高考的主要特征是:高考科目中,语数英是固定,其它是“1+2”,即从物理和历史中选1,再从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中选两科,简称“3+1+2”;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录取的依据之一。从这些特征看,新高考给学校提出三个挑战:选课,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建立,以及生涯规划。

  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说,“i教育”上的新高考教务管理系统,都可以提供服务。譬如说,想知道自己今后适合从事哪种职业,从而倒推“1+2”组合是啥,“i教育”上会提供职业倾向性的测试。至于选课,对于系统来说,是小菜一碟。

  查体检数据

  “i教育”上另一个和学生健康有关的是“学生健康体检管理系统”,即家长可以查看自己孩子每年体检情况,以及医生建议,譬如说,你太瘦了,那么,系统会根据你的指标提出增肥的建议。而随着学生体检数据的增多,今后,系统会收集学生们每年体检数据,提供各类体检指标的曲线图给学生家长,看看孩子这几年身高、体重等等的变化。

  它能为老师做什么?

  申请资格证

  此前,厦门教育大数据建设已经“解放”了教师资格证的申请者。过去,教师资格证认证和领证,排队让申请者烦躁无比。从去年开始,申请者可以通过微信、网络方式,登录预约申请系统,预约到现场确认和领证时间。

  评职称

  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说,今后,老师们评职称,填报学生考试成绩等,都可以通过“i教育”。

  资源分享

  对于老师来说,“i教育”是他们备课和上课的“富矿”——系统可以为教师提供工具、备课资源和教育教学方法。

  即将建设的中小学教师研训线上管理也将入驻“i教育”,实现教师研训标准化、流程化、合理化、可监管、可查看、可导出。

  它能为教育管理者做什么?

  数字化管理

  某种角度看,“i教育”像是厦门教育数字化司令部,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者只要有权限,无论是你想了解学生的信息,还是老师的数据,统统可以调得到。

  “i教育”可以为教育管理者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预警和研判,例如,系统将地图信息与学位划片信息及公安部门户籍系统连接,一旦片区内户籍人口超过预设小学招生人数,就会发布学位预警。

  不仅提供数据,还可以做事:教育执法、督导检查、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等等。

  疾病预警

  此前,“i教育”上的“厦门市学校疾病监测预警网络管理系统”已经初步建成——每天早上,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的老师打开电脑,这个系统都会把全市学校学生出勤情况告诉他:今天有多少学生生病缺课了,他们得的是什么病等等——每所学校的校医每天都要上报因病缺课的学生信息,为的是“使得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控制”。

  这个系统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同一个宿舍或同一个班级,一天有3例或连续3天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诸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相似症状,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系统会自动触发警报。

  链接

  厦门老师

  网络教学

  开展精准扶智

  老师在厦门六中,学生在三明尤溪中学——今年,厦门通过互联网,开展精准扶智。

  简而言之,一条网线,一块屏幕,把厦门和三明、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的学校连接起来,让后者的学生在当地能上厦门老师的课。

  今年,厦门六中和三明的尤溪五中走在一起。六中老师派出四名老师,通过网络,每周为尤溪五中初二学生实时上12节课,涉及语数英。

  每周,厦门六中李少蓉老师要走进录播教室上课,隔着屏幕,她看到她在千里之外的尤溪五中学生,换句话说,虽然她是对着屏幕上课,不过,由于网速,她的学生们大多时候没有很明显感觉到时间的停滞,她问,他们答,她点评。

  每节课后,马上会有一些小调整,譬如说,学生们回答问题时要先举手,李少蓉建议他们,为节约时间,谁会回答就站起来。

  尤溪五中老师说,在上厦门六中老师的课时,学生深刻感受到在英语听、说方面的不足。他们还认为,利用多媒体设计课件中的游戏,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厦门,厦门二中和长汀新桥中学也开展这类帮扶。

  纪华强说,从实践来看,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有很大作用。

  他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放光盘”等固体介质开始,到“三通两平台”实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今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化技术,甚至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方式会越来越多。

  同步

  信息化如何建设?

  市教育局

  出台试行标准

  学校的信息化包括什么?怎么建设?市教育局日前出台指南——《厦门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

  《标准》规定了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电视系统、校园一卡/脸通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课堂观摩系统(录播教室)、电子图书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的配备要求。

  从《标准》看,学校信息化建设分为两档:“基本普及”和“创新示范”,《标准》对这两个体系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功能、性能、应用、资源、设备等分别提出具体要求。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教育新闻

中国教育快报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0 www.eduy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