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应该如何被世界认知、理解,以及如何释放等热点文化课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关于东西文化碰撞中中华文化发展抉择的探讨也一直不绝于耳。近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三亚文化艺术论坛”上,国内外精英聚焦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为传统文化的现代活力重构贡献智慧。
“植根于儒家、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世界观中的文化传统,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矛盾。”面对当前的世界格局,复旦大学徐光启—利玛窦文明对话研究中心学术主任魏明德认为,文化传统的差异是造成文化碰撞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不同文化、世界观和信仰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不断进行重构。借助其他文明的智慧、灵感和传统来交叉诠释文化传统,有助于探索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中华文化正是在文明互鉴中重塑的一个典型。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认为,这与中华传统开放包容、见贤思齐的特质紧密相关。“中华传统是一个开放的传统。我们早在近唐就开始大量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思想在中国本土化,出现了以智慧,而不是以绝对信仰为特色的禅宗流派。同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并且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本土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王蒙表示,改革开放、海纳百川、从善如流、自我调整、不断前进,正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基础。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融入世界,和世界共享发展的丰硕成果。具体而言,在中国,受益于文明互鉴的文化艺术形式不在少数。以话剧为例,中国话剧是个舶来品。如今,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中外话剧的合作交流在官方和民间层面同时开花结果。在文学创作领域,中外文化的碰撞也让中国作家的胸怀变得更加宽广。“西方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方面的创新意识非常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除了坚持中国传统小说的“讲故事、写人物”之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在文章视角的变化、氛围的营造和节奏的变化上,不断汲取西方养分,也因此收获了一批追求新鲜阅读形式的年轻读者。
不容忽视的是,在全球政经秩序重构和技术变革的冲击下,文明的交流碰撞只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一方面。纵观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从各国历史中走来的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中不断面临挑战,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重构传统文化,释放传统文化的特有张力,让一国在重识自我的同时被他者认知、理解,或许是当前不同文明共同面对的重要文化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保护工作作为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在近年来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部分非遗项目的生存现状仍不容乐观。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坦言:“世界丝巾排名前十位没有中国,中国是丝绸大国,也曾是丝绸输出大国,但如今,中国的丝绸、纺织、印染技术都存在一定问题。如果非遗保护不吸收当代先进的科学成果,只能进入博物馆。所以,在国际大背景下,通过相互学习来传承非遗是最好的传承。”
“现在很多国家基本上都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传统文化似乎与现代社会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调整和改变传统文化的地位,可以使之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表示,中国经济崛起的秘密其实是文化。
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任剑涛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全球变化之下的应对和抉择,政治依然是最强有力的力量,经济是最现实的力量,文化是看似缓不济急却久久为功的力量。“传统是我们生活的源头活水。”对于如何筑牢文化发展根基,任剑涛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回归传统。”
“文化是世界格局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尽管我们有时对文化基底剖析得不真切,但它却影响着世界进程。”《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说。
中国教育快报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0 www.eduyt.cn All Rights Reserved.